找到相关内容4450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法增比丘:圣道的特征与力量(3)

    光明想而正念正智,由离惛沈、睡眠令心净化。舍弃掉举及恶作,心轻而住,内心寂静,由离掉举、恶作令心净化。舍弃疑,脱离疑而住,于净法无有疑,由离疑令心净化。」   佛继续说:「…&...,其白净衣,无不普洽其全身。大王!比丘以如是纯净之心,偏满其身而坐!以纯净之心,无不普洽其全身。大王!此亦沙门修行现世果报,比前者更为殊胜微妙。」   「如是心寂静、纯净,无烦恼、远离随烦恼,柔软、...

    法增比丘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法增比丘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8072484690.html
  • 入行论释·善说海 讲记(117)

    帮助?若不具备这个条件,那应该怎么办? 659、有些人看到修行人苦行时,觉得他们非常可怜,对此你如何看待?请说明理由。 660、在衣着方面,寂静山里的修行人与世间人有什么差别?今后你有什么打算? ...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,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! 现在还是讲第八品《静虑度》,继续宣讲向往寂静处的功德。修行人应该前往寂静的地方修学佛法,假如内心得以清净,所有的修行境界都会现前。《...

    索达吉堪布宣讲

    |入菩萨行论|善说海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10/08402618212.html
  • 密宗概要(二)

    一百尊忿怒金刚和寂静本尊的坛城。  我们一般认为,有些佛菩萨在东方,有些佛菩萨在西方,无论在哪个方向,都存在于很远很远的另一个世界,另一个佛刹,药师佛跟阿弥陀佛没有什么关系,阿弥陀佛住在极乐世界,药师佛住在东方净琉璃国,一个在东方,一个在西方,相隔十万八千里,与我们就更没有关系了。  密宗告诉我们,在一百尊忿怒和寂静本尊里面,包含了密宗的所有根本本尊。而这一百尊本尊,实际上就是我们自己的本心,当一...

    慈诚罗珠堪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65870377.html
  • 巨人树

      我在巨人树身边过了两天,这儿没有旅店,没有带着照相机的吵闹的人群,只有一种大教堂式的肃穆。也许是那厚厚的软树皮吸收了声音造成这寂静的吧;巨人树耸立着,直达天顶,看不到地平线。黎明来得很早,直到太阳升得老高,辽远天空中的羊齿植物般的绿叶才把阳光过滤成金绿色,分作一道道、一片片的光和影。太阳刚过天顶,便是下午了,紧接着黄昏也到了。黄昏带来了一片寂静的阴影,跟上午一样,很漫长。   这样,时间变了...

    佚名

    |哲理故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7/09/19241516886.html
  • 菩萨毁訾他菩萨 须经尔劫住地狱

      以下宣说对菩萨诋毁、嗔恚的过患。   又如菩萨起毁訾①心,则此菩萨须经尔劫恒住地狱。   若菩萨对正趣入大乘者生起了诋毁心,则生起了多少恶念,就要在那么多劫中恒常住在地狱中。   《寂静决定神变经》说:惟除毁谤诸菩萨外,余业不能令诸菩萨堕于恶趣。   《寂静决定神变经》中说:唯除毁谤菩萨之外,其它罪业并不能使菩萨堕入恶趣。   《摄颂》亦云:“若未得记诸菩萨,忿心诤毁得记者,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讲授

    |三宝|嗔心|诽谤|口业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4/13192722666.html
  • 哲学家和佛陀

    一语未发。一片深沉的寂静,一片清净、庄严、平等、无为、无量、无边的觉性!  哲学家沐浴在寂静中,沐浴在这清静、庄严、平等、无为、无量、无边的觉知中他的眼睛里充满了亮光,他的心里正滚动着无声的雷鸣他...

    祥慧本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34942946.html
  • 《无自性相品》述义

    无性已,又以三无性中的相无性及胜义无性解释—切诸法无生无减,本来寂静,自性涅槃。因为相无自性是建立在遍计所执上的。而遍计所执不是依因果所安立的自相,其体如空花水月都无所有。若诸法自相是无所有。则不能说他有生,生是要有法才得生。没有何从生起?故说诸法无生。无生则无死-死是对生说的,生既不生,灭徒何灭7故说诸法无减。诸法既无生减,烦恼从何生起?烦恼不生。内心自是寂然安静的,故说诸法本来寂静。既无烦恼,则...

    慈珍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04147976.html
  • 出三界

    出三界  /明法比丘  三界指众生所居的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,三界是苦界、苦海。出三界指出离众生的生存界,抵达涅槃界,出三界是离苦界、抵寂静界。三界是:一、欲界,此界众生具有淫欲、爱欲、饮食欲、物质...出离生存界,到达无生无死。  出三界就是达到寂静的涅槃界,“涅槃”是依修习戒、定、及观察现象界的无常或苦或无我,而灭尽一切烦恼,涅槃的“界”只是形容词,它是无实质的山河大地、日月、方位、样貌,也无心识...

    明法比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45452589.html
  • 禅定十种利益

    禅定十种利益:谓修菩萨行者,善能修习禅定,则万缘俱息,定性现前,故获此十种利益也。  一、安住仪式 谓菩萨习诸禅定,必须整肃威仪,一遵法式,行之既久,则诸根寂静,正定现前,自然安住,无所勉强,是为安住仪式。  二、行慈境界 谓菩萨习诸禅定,常存慈爱之心,而无伤杀之念,于诸众生,悉全安稳,是为行慈境界。  三、无烦恼 谓菩萨习诸禅定,诸根寂静,则贪嗔痴等,一切烦恼,自然不生,是为无烦恼。  四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45855739.html
  • 入行论释·善说海 讲记(62)

    保持寂静? 438、请解释颂词:宜善劝勉人,未请饶益语,恭敬且顶戴,恒为众人徒。对此你平时做到了多少? 439、为什么要暗中称赞别人的功德?听到别人赞叹自己时,我们应该怎样面对? 下面宣讲平时的行为要寂静。前面已经讲了以正知正念来摄持三门,并且在众生面前说真实语。现在很多人说话不真实,这是非常麻烦的事情,尤其作为大乘修学者,自己的话不管被谁听到,都应该有一种可靠性,这个问题...

    著:无著菩萨 讲译:索达吉堪布

    |入行论|善说海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4/2039218663.html